欢迎来到简单网-简单阅读!
-
“有个同事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总得表示表示吧。但他家里啥也不缺,我思来想去,城里人对我们大山里的特产感兴趣,这就回来了。”
我开心地笑着:
“很好,你懂事了,做得对!”
妻子立马笑呵呵地忙碌起来。
儿子能回家,本身就是最好的礼物,令她得意又幸福。
儿子望着忙前忙后的母亲,突然抓抓头,若有所思,问道:
“这位同事与我们的科长住一个单元,是不是给领导也来一份呢?要是给他撞见了可不好。”
我欣喜,点头赞许。
妻子爱意绵绵地接道:
“哎呀,不是撞见不撞见的问题,就是应该捎点,这又不算送礼走后门,对领导就该尊重!再说,这点东西算得了什么?!”
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我坚决反对。
要知道,它们可是我在山上辛辛苦苦采的、挖的。每次都是大清早就出门,到日落西山,才疲惫不堪地回家,收获却并不多。没有客人来的日子,我们从来都舍不得吃!再说,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价钱也不低,怎么说“算得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儿子,咱啥都舍得。
儿子回去时,妻子备了两大袋,叮嘱着哪袋是同事的,哪袋是领导的,不能搞错了。其实一看就知道,领导的那袋体积是另一袋的两倍多,重量当然也自不必说。
我打趣着:
“这不是喧宾夺主吗?儿子总算遗传了母亲的基因,但还有待发扬光大啊!”
妻子夸张地瞪了我一眼,接着笑容满面地对她的已经养了儿子的宝贝儿子说:
“别听你老头子瞎说,妈这样做,保准没错!”
儿子笑着点点头,与我们道别。
他已由当初的不谙世事,变得通晓人情,渐渐成熟了!
今天,儿子又回家,带回了好酒和补品。我乐在心里。妻子却按捺不住,脸上开了花,嗔怪他不该乱花钱。
儿子笑着说:
“不是我买的,那位同事送给你们的。”
原来,上次儿子将那点东西送过去时,他们十分意外,特别高兴。第二天,就给我的小孙子送来了牛奶、水果以及这些给我们的礼品,并一再嘱托儿子,要转达他们对我这个老头的谢意。儿子深感不安,连忙送还,哪知他们大为光火,儿子只好乖乖地拎回。
儿子苦笑着:
“本来是还人情,哪里知道,反而欠得更多,真不知该怎么办?”
我劝道:
“同事之间来日方长,不必拘泥于一时一事,你要记住这份情,回报的机会多得很。”
“科长呢?”妻子是个势利眼,就关心这方面,迫不及待地询问。
就像大风天点着了干柴垛,儿子的火“呼啦”一下窜起来:
“那晚送去时,他们就冷淡得要命,勉强挤出点笑容,说了句客套,不提让座,更不用说泡茶了……”
妻子也愤愤不平:
“哎,现在的领导!”
我却笑了:
“这就是你们不对了!”
他俩不解,奇怪地望着我。
“同事之间奉行礼尚往来。而尊敬领导,是每个下属应该做的,你对他的一切一切的好,本该如此,理所当然,无需言谢。”
我慢悠悠地说道。
- 上一篇 一个人这么做,暗示他想放弃你了
- 下一篇 有些人,相伴一程,思念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