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时代起,每个班级中都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成绩不好,但是却能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甚至能和老师亲密无间地打成一片。
而有些同学成绩虽然好,但在班级中几乎没有朋友,与老师的交流也是少之又少。前者就是我们称之为“人缘好”的那类人,他们身上的社交能力总是令人羡慕。
工作之后,社会更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很多之前在象牙塔里闷头苦干,没有意识到人际关系重要性的人,这时也恍然大悟:原来有些人,早就开始给自己进入社会做铺垫,提前编制好一张复杂但有用的关系网。
这类“人缘好”的人,似乎具有一种超能力,能够短时间内和各种人熟络起来,特别适合与人打交道。也许同时期认识的一个人,在你眼中还是陌生人,但在他的世界里,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了。
纵然有部分人十分羡慕这种好人缘,但还有一部人认为,人缘越是看上去好的人,越是不值得深交。
其实对此现象,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些实验研究,他们将人群分为两大组,第一组的人之间随意交往,没有指定和限制对象,但是彼此谈论的话题是有规定的:
只能聊生活琐事,比如喜欢吃的东西、去过的地方、天气如何,或者自己喜欢的穿衣风格等等。
接触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将这群人分隔一段时间,结果是这群人都处于泛泛之交的状态。
而第二组人群,依旧不限制接触对象,但是聊天的内容规定的更加深刻:谈论彼此人生中重要的时刻、生活困境、疑惑、自己的情感经历与过往中难忘怀的事情等等。
一番接触下来。再将这群人分离开来,发现依然有不少人,以及彼此结识成关系较为亲密的好友。
因此,心理学家从这项实验研究中得出一个结论,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中关系如何发展,跟一个人的人品并无太大关系,更多地取决于你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以及在这当中所展露的说话技巧。
所以,不要认为人缘好就等于优秀,这两者之间本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之所以能够快速和人打成一片,不过是因为他们懂得一些交往技巧罢了。
他们大多深谙人的心理,洞察能力极强,换个角度来说,越是人缘好的人,反而越不容易走心的去深交。
我们都体会过交一个真心的朋友和狐朋狗友的区别。真心的朋友,和他相处之时,不用过多的去在意交往技巧,两个人能够关系亲密起来,靠的是彼此的真心相待,极少有人能够靠套路得到真心的好友。
而狐朋狗友,则特别在意场面话,话说得都很冠冕堂皇,但贴心的事情一件都不做。所以人际交往中,真诚往往比套路更重要。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背后,都聚集着他的教育背景和生活背景,所以也并非只要付出真心,都能变成知心朋友,有些现实中的壁垒终究是不可逾越的。
尤其是成年人的交往,很多都在权衡利弊,接近一个人也许不是喜欢他,而是他对自己有用,这一点虽然残酷,但不得不接受。
所以,那些和谁都能打成一片的人,并不是内心无欲无求,只是喜欢交朋友。恰恰是他们很明白要适当地掩饰自己的内心,掩盖自己对朋友的需求,假装无欲无求的样子来获取他人的信任。
然后再适当地施加一些交际技巧,就可以快速地融入任何群体。
这种人擅长左右逢源,其实内心很容易感觉疲累,人们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各种各样的形状,多多少少会自带一些棱角,可是有些人就把自己扔进这个高压社会中,任其蹂躏,把自己捏成最适合这个社会的形状,最易生存,也最需要讨好。
他们拼命地磨平自己身上的棱角,只是为了和别人靠得更近一些。
心理学家认为,擅长交际的人,内心也许会十分孤独,他们有时候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那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过程绝不愉快,反而还会十分辛苦。
因为他们都带有一些讨好型的倾向,总是伪装成对一切都毫不介意的模样,比如你问他喜欢什么,他们会回答“都可以”,他们无形之中给你徒增了很多心理压力,一些可以通过商量解决的问题,他们偏偏把决定权交由你一个人的手里。
另一方面,这种人活得辛苦,也是因为自己的目的性过于强。
认识的人在他的眼中,一定要排出轻重,对自己最有用的放在最中心的位置,然后按照这一原则无限向后排列,他们不太在意感情的深厚,唯利益使然。
一个正常的人,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每个人的个性都不相同,大家更愿意与自己对口的人交往,这样会更轻松省力。
除此之外,正常的人也不可能和谁都能成为朋友,这样的人一定是带有某些目的而有意识地接近他人,然后再进一步的通过讨好对方而拉近关系,最终目的依然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是没有真心可言的,话里话外尽显套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利益的等价交换,但因为人是感情动物,每个人内心都有对情感的需求,因此很多同类型的人便能够长久地成为好友。
真诚,已经成为了成年人之间交往的可贵品质。
不要认为一个人的人缘很好,那么他的人品肯定就有保障,他们只是心中的目标更加清晰而已,更懂得利用人际这个捷径来完成自己想要的,真正长久且稳固的关系,还是要靠真心来换取。
- 上一篇 冬季养生,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 下一篇 人生,看淡就好,不必太介怀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