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成年之前,对父母的依赖感往往是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尤其是新生儿、幼儿和儿童这三个阶段,基本上都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教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这些表象就应该清楚地明白: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
可是孩子到底为什么会依赖父母?换句话来说,当孩子需要依赖父母时,又最希望在家长的身上得到什么呢?
有人说,孩子最希望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安慰,其实孩子是需要的,毕竟遇到困难的时候内心最需要得到安慰
也有人说,孩子最希望在父母身上得到的是言语鼓励,这句话说得也没有错,在自信中成长是勇敢前进的必要精神
其实在我看来,孩子遇到困难时最希望在父母身上得到的安慰或者鼓励,这些说得都不够本质,所谓的本质就是孩子最希望在父母身上得到的是“确定性”。
什么是“确定性”?先给大家说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
有位朋友,由于工作、和孩子都要上学的原因,他一直和老婆孩子分居两地,前段时间放暑假的时候,他把自己9岁的儿子接到身边照顾,一个大男人,白天要上班工作根本照顾不到孩子,平时还要管孩子的吃喝,简直是分身乏术,还好工作的单位有食堂,所以只能让孩子白天在食堂里呆着,等到下班后才尽量抽时间出去转一转、看一看。
有一天,下班经过宿舍门口的时候看到食堂门是开着,远远地就听到有个孩子在哭,没走几步就看到同事的儿子光着脚跑了出来,就那样直直地站在我的对面,看到男孩眼神里充满渴望的目光,我本能地蹲下身子问了问情况。
男孩告诉我,本来爸爸是中午上班前答应晚上6点钟回家,可是等到晚上7点了还不见人影,给爸爸打电话没人接,给老家上班的妈妈打电话也没人接,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公司不久前通知最近几天会有一次开会计划,只不过没有想到刚好赶到那一天了,肯定是临时通知开会,而走得太急又忘记了把手机拿上。
随即,我给男孩解释了原因后就带着他先回到宿舍,为了不让男孩继续愤怒伤心,我特意转移了话题还聊了很多感兴趣的事情,直到男孩爸爸回来后才离开宿舍,在这件事情里,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给予的“确定性”。
那么,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确定性”,一般都是处于怎样的环境呢?大致会分为两种:
1、心理害怕期
我常常在想,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最想在父母那里获得的是什么呢?好像是安慰、也好像是鼓励,但又似乎两个都不是,如果我们多观察孩子身上的一些蛛丝马迹,其实不难发现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
一个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安全感,也是无形中的潜移默化影响,父母的陪伴、语言交流乃至一个动作,都可以产生踏踏实实、心领神会的安全感,我们给孩子的安全感,不是创建一个过着躺平生活的温床,而是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鼓励孩子拥有勇往直前的积极拼劲。
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确定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环境,就是孩子处于心理害怕期,他们渴望在父母身上获取安全感,这份安全感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坚强、勇敢…
充满自信的孩子,他们可以不勇敢,也会常常感受到迟疑、害怕或退缩,但这些并不会成为阻止孩子前进的绊脚石,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不会因此而畏惧,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也是从父母那里吸取的。
就拿同事来说,临时的突然性加班,让他无奈之下失约了对儿子的承诺,当一个孩子站在门口苦苦等候1小时,那种伤心、难过、愤怒、害怕、无助…,都充满了对父母“确定性”的需求,特殊的意外情况不可避免,但爽约之后,一定要记住,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让他们不会在自信心的丢失下渐渐失去前进动力。
在这件事情上,作为父母一定要主动拿下高高举起的家长身份,我们做错了事情、对孩子承诺的事情没有做到,那就要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多注重亲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当孩子拥有这种安全感的“确定性”后,他们的成长之路尽管不会一帆风顺,但也充满了坚强和积极力量。
2、青春叛逆期
为什么孩子越大越叛逆、越大就越不需要父母了呢?由于新生儿时期,孩子的情绪概念不是很明显,但他们知道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就能吃得好、睡得好,到了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也是一样的,父母的陪伴给孩子带来了确定性,所以从内心当中才会产生依赖和需求。
可是,到了青少年阶段就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了,孩子这个时候会产生明显的独立性,渴望独立的孩子更需要独立空间来实现自我,可是没有人能够轻松地就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群中的优秀,但我们希望孩子优秀的时候却忘记了他们一路成长的不易。
我想说的是:同样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如果把这副牌交到我们的手里,或许结果比孩子的还差!
这个时候,青春叛逆期孩子最希望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确定性,就是来自于人生转折点的支持给予,在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败的时候大声告诉他们:“你还可以做得更好”,用家长自己的方式去慢慢关心孩子,只是以关心为主的纯粹,让孩子在关心中感受到“原来我是幸福的”, 渐渐地孩子的内心就会注入强大的力量。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