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总会在不经意间招惹一些人。
1>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复
读书时认识的一个男孩,某次聚到一起,他忽然鼓起勇气。
安静的角落里,几分钟里始终回荡着他那句话的语气。他说,“我喜欢你很久,我们可以进一步接触认识吗?”
向来被忽略的女孩,似乎被挑起了兴致。她放下百无聊赖的手机,视线慢慢聚集在这个矮小老实的身影上。
你想怎么认识呢?女孩没有拒绝,露出一副无辜迷茫的表情,静待对方的回复。
理论上,女孩当然没有看上男孩。她只是觉得有些无聊,忽然碰到一个愿意将自己放在眼里的人,看到对方如此紧张诚恳的神情,便不忍心当场让他失望。
因为她知道,千方百计靠近喜欢的人,却在对方的一句话里下不来台,是种什么滋味。
那个冬天,男孩经常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女孩的学校找她玩。在他提出最终诉求之前,他们的相处还算愉快。
毕竟,双方本性都不坏,甚至都带着些善意,不愿让对方为难。
女孩骗不过自己,她也很想答应对方,给他一个机会。可她的心告诉她,自己感到十分为难。仅仅思考了一盏茶的时间,她就隐隐为方才的想法而不安。
男孩看出了她的犹豫,自觉退出了那场表演。
多年后,男孩忽然发来消息,一副欲语还休的模样。
而女孩打开他的动态记录,发现他已为人父,心里不禁疑惑连连。
2>什么情况下,一个人会找曾经喜欢的人聊天
作为另一方,遇到这样的情况,又该怎么回复呢?
朋友献计,既然对方送上门来,何必心慈手软。只要各自守好本分,能顺带打探一些有趣的事情,给生活添一些颜色,何乐而不为。
时至后来,已经不能称呼那个人为男孩,比起男人,男子这个词或许更为合适。
面对他一再热情的寒暄,女孩刻意保持冷淡,仅礼貌地给予简单的回复。
女孩是聪明的,在一开始她便毫不留情地点明,男子已经身为人父,借恭喜之名,希望他有事说事。
不料男子却说,虽然成家,可成年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可以与朋友聊天。
3>一段关系稳定后,时而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有人说,男人结婚成家后,面对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夫妻感情沦为寻常时,会进入一个“高危期”。
有时他们自己都不知晓,自以为寻常地与一些友人叙旧闲聊,排解压力,却不经意间点燃了曾经的一些心思。
成家立业后,人确实有权力拥有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将自己全部浸泡在家庭里,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生活而生活。
可在追求这些自由时,我们要主动为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考虑。
比如那位男子,闲暇之余,他悄悄与曾经爱过的人联系,并热情如斯,没有什么正事,显然有些多余。
他或许感到生活乏味,想起曾经有过那么一个人,至今仍有些不甘与好奇。
他想,如此简单的聊天,纯粹回忆过往,自己又没有其他的目的,行得正坐得直,既然想念,何需避讳。
殊不知,有些地方我们说服着自己迈出了第一步,就会忍不住迈出第二步。此后越走越远,自己都无法控制。
为了我们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很多事即使爱的人没有要求,我们也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些栅栏。有些封存的记忆,最好不要擅动。
以前喜欢过的人,再有所往来,对后来的感情多少都会造成一些冲击。
为了眼前相爱相守的人,克制住某段时间的枯燥与乏味,才是我们对待爱情该有的诚意。
4>寄语
多年后,若收到一个曾经在情感上有过纠葛之人的消息,希望我们不要乱发“慈悲”,站着说话不腰疼地释放“善意”。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