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你越是与众不同,越是被当作“异类”,越是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越是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
唯有如此,才能在面对自己看不惯的人时,不喜不怒,不辩不争,心中不起一丝波澜,远离喧嚣。
01
不要让看不惯的人成为精神内耗的来源。
小时候,学过一篇小短文《未曾落下的靴子》,说的是楼下的住户,对楼上的住户,每晚脱靴子的声音不胜其扰,就多次提醒对方,不要再发出噪音。
楼上的邻居终于在某天想起了楼下住户的劝告,推开家门,在习惯性地脱下一只靴子扔在地上之后,选择了轻手轻脚地将另一只靴子脱下并放好。
楼下的邻居,早已经习惯了听到“砰砰”两声,可第一声“砰”过之后,并未听到第二声。于是,他的心被搅得更乱了,许久过后,不堪内心挣扎的他,颓丧地走上楼,询问邻居,为什么还有一只靴子未曾落下?
看似滑稽的故事,却折射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能够扰乱人心的,并不是外在那些看起来多么糟糕的人和事,而是我们对这些人和事情的看法,一旦认定其为糟糕的、负面的,则不管他们以何种方式存在,都会成为自我批判的一把利剑,不断向内,通过无止境的反思、假设等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而只要心中的“不平之气”未曾消弭半分,就会由外及内,产生严重的自我内耗,从而自毁前途。
正如同李叔同先生所说:“世间万物都在至于您,可唯独你自己,不肯放过自己。折磨你的,从来不是任何人的情绪,而是你心存幻想的期待。”
02
不要让看不惯的人打乱了节奏。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万物应时而生,绽放过一世繁华后,欣然退场。
纵然有疾风暴雨,纵然有炽热高温,都无法阻挡生命的生机勃发,也留不住生命的摧枯拉朽。
人也一样。
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在努力向上生长,想要绽放出最美的“芳华”,为生命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就如同旅途中遇到的荆棘、泥泞与险滩,千万不要被其打乱了节奏,跨过去才是出路。
比如,人在职场,一个毫无背景的普通打工人,不管你能力素质多强,为人处世多么真诚可亲,在还没有干出一番业绩之前,再多的功劳和苦劳都有可能,随时被强势的同事,心胸狭隘的上司全盘夺走。
还不时被当成“背锅侠”、“替罪羊”,扣上一些“莫须有”的负面标签。
这种被“小人”污蔑抹黑、落井下石的经历,如同吞了一只活苍蝇,让人无比恶心。
不管是当场被激怒,想要立即“怼回去”,还是事后耿耿于怀,总在琢磨“报复”,都是对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一种破坏,得不偿失。
真正厉害的人,会如同《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一样,从此前的阔太太,转身成为“只为业绩冲第一”的售货员,不管在面对同学的有意挖苦,还是面对前夫一家,都让理智战胜了情感,笑脸相迎,并抓住他们的“亏欠”心理,做成了一单单生意。
是呀,在心底里将看不惯的人和事彻底拉黑之后,怎么还会喜怒形于色呢?
03
对看不惯的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人与人之间的教养不同,如同钱钟书先生曾说:“我人前人后不揭穿你,你张口闭口就是我的不好,这就是我们的差距,不是你的狂妄让我沉默,而是你的无知让我无语。”
对于那些我们打一开始就看不惯的人,其实是刻入骨髓里的教养和认知存在巨大的差异。
从他们的身上,鲜明地折射出我们自身的不足,如同照镜子,对于那些“丑陋的、粗糙的、低级的”部分,生怕自己还未能抚平,就连自己都无法接受。
如同刚进大学校园,来自天南地北的舍友们,各有各的“土味”生活习惯,起初,彼此嫌弃,但随着学校对寝室做出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大家很快按照要求改进,实现了“蜕变”。
但步入社会以后,这种“硬性”的约束便鲜有人强制推行,更多地是靠“个人自觉”。
对自我有要求,以及要求很高的人,时时处处,都懂得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损人利己,不给他人添麻烦;有人便以“人性的弱点”为把柄,无时无刻“钻空子”、“耍赖皮”,用“下三滥”的手段谋求更多利益。
这样的言行举止,充分展示出:“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一个成熟的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对此,总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用漠视和忽视的态度,让自己与他们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清晰界限。
并由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以稳固这种“渐行渐远”的关系,最终得以顺利地攀上新的高峰,彻底远离那些让自己看不惯的人。
04
结束语
看不惯他人的人,其实是自身有种种不足。
意识到这一点后,才能从改变自身的不足做起。
凡事不再追问他人的过错,而只是反省自己;凡事不再向外求助,而是向内求解。
渐渐地,也就打心底里能够直面那些让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才能真正做到“不为所扰、不为所动”,只管大踏步向前行。
- 上一篇 白领警惕“大楼综合症”
- 下一篇 小升初数学必考的知识点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