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现很多以人间为开头的句子,比如人间值得,人间救赎等等。
而最为人称道广为应用的当属人间清醒。
这世界本就浑浑噩噩,犹如一塘池水,静时便清明透彻,可见池底众生。
你若搅动那一方安谧,便只剩浑浊不堪,难辨当初模样。
所以能活成人间清醒,或者说担得起清醒二字的,怎会是泛泛之辈。
那些人间清醒,他们始终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无论是如何纷繁复杂的处境,清楚的定位,理性的处事。
就像隐士高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们恪守在心底的准则,是破不得的。
自律,自律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提起这个词语,很多人就会烦躁,其实烦躁的原因无非一点,就是不自律。
就像一个不能吃糖的小孩子不会说羡慕别的孩子有糖吃,而是告诉别人,吃糖对牙齿不好。
我们细数古今中外的大家,哪一位不是自律到让人害怕。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如若不是自律,混沌局势中又如何能坚守一丝清明;
大学士徐溥效仿古人用黄黑两豆约束自己,如若不是自律,又如何能成为为人称道的大家名臣。
NBA球星科比“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如若不是自律,又如何能成为篮球巨匠……
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其实仔细去想,那些人间清醒大多都是事业有成的人。他们或许不是最强者,但他们都是强者。
以一种强大的自律进行自我约束,克服所有的懒惰与臃肿,克制随时会让自己失控的情绪,而后以强者的姿态停驻世界。
自我。
提及自我,这些年好像慢慢从一个中性词变成了贬义词。
自我,成了自私的别称。从心理学上讲,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提出过“纯粹自我”这一概念,即知晓包括自己的那一部分的一切。
由此追根溯源,人间清醒的人,大都是自我的人。
他们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所带来的影响,明白什么可以一试什么必须放弃。
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该说什么。
有人会说这样活着像一台经过精确计算的机器,无趣又无聊,但其实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获得。
他们经历过风吹雨打,当然不会在意流言蜚语,他们对自己清醒的认识,让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真正的有趣与鲜活,是从细节里找到的。
不自我的错误,只是一时的享受,后果是一世的悔恨。
自省。
历史上最善于自省的人,在我看来,大概非曾国藩莫属。
三十岁的曾国藩决心做一位圣人,于是就开始记日记,流水账一样的记录一天的生活,并对亲友公开传阅批注。
放在当下的社会去看,又有多少人会做到如此?曾国藩做到了,所以他成了清朝的“中兴之臣”,成了“内圣外王”的人物。
一个人最难的是承认自己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人间清醒的人,大抵也是最善于自省的人。
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有无过错,思考自己的处境并理智做出判断,拿出应对措施,善于自省,并不能保证你可以到圣人之境。
但却能使你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失误和损失,而自省的前提就是自我认知能力。
排除生活中的教条和框框架架,顺着事情的调理去剖析,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自省。
人间清醒,终有所悟。浮世三千,无论你来自何方,终究是一样的归途,不可避免。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一样,但故事却各有色彩。
有人沉迷于繁华不舍昼夜,有人潜心读书废寝忘食;有人浑浑噩噩度日,有人把24小时掰开来当48小时用。
我们总喜欢谈论那些成功人士,喜欢抱着一碗一碗的鸡汤滋滋有味。
每天晚上告诉自己明天要怎样怎样,然而第二天再次睡到日上三竿,手机拿起来就再没有放下过。
自律,自我,自省。是人间清醒的人恪守的准则。如果你不满足你的现状,那么,此刻开始,请你改变。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