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上看过这么一个提问:
“有什么技能在关键时候救了你?”
其中一个高赞答案只有两个字:认输。
很多人会认为自己一旦选择认输,那就是没骨气、没自尊心,也是无能的表现。
可人生何其短暂,人性何其复杂,难道生命会因为一时的认输和妥协就会走向黯淡无光?
诚然,一个人如果陷入了这种自我较劲的纠结和痛苦之中,那才是真正对自己人生的摧残和碾轧。
人生,多少还是得有不较劲的智慧,尤其是不跟自己较劲的顿悟。
生活就是一种本我的过日子,既不是打仗,也不是非要如何才能行。
所以,没有必要因为什么而剑拔弩张,也不必苟求凡事十全十美,活着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就已然足够。
不跟自己较劲,是一种高级养生。
很多人之所以一直越活越痛苦,就在于他们一直在跟自己较劲,较劲来较劲去,始终得不到答案,反倒耗费心力。
比如说,有的人太喜欢争强好胜,凡事要求尽善尽美,更喜欢操心一切,不甘心妥协和认输,更不会让自己碌碌无为。
于是整日绷紧着神经,处处看不惯,时时跟自己较劲。
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己的咨询室里,别有用心放着一根三面柱。
其中一根柱子上刻着四个字:“我很可怜。”
另一根柱子刻着“别人很可恶。”
最后一根柱子刻着“怎么办?”
每当有患者前来他的咨询室里,阿德勒都会拿出他的三面柱,直接问对方:“你选择谈什么呢?”
的确,“我很可怜”,“别人很可恶”,这种问题的建立点永远是停留在对方身上的,我们无从改变,甚至很多时候连干扰都不可能。
要想解决问题,只能将答案放在自己身上,只能靠自己带着“怎么办”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去化解难题。
反之,只是盯着前面两个疑问,带着情绪化去懊悔、埋怨,则永远无法与自己和解。
当我们放下责人怜己的情绪,回归冷静,不再较劲,也不再烦恼,那些跨不过去的深壑险沟,皆不过是生活的浅滩,你蹚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平坦大道。
生活不较劲,人生才坦然。
“生活里时刻都有挑战,挑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自我斗争引发的内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生苦短,一个真正活得坦然的人,又有什么事情是放不下的?又有什么事情是值得较真较劲的呢?
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提到了一个理论叫“情绪劳动”。
其中大意是指一个人除了日常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外,其实还很有可能存在一种被忽视的劳动,那就是情绪上的劳动。
这种情绪上的劳动,说白了就是一种内耗,而这种内耗说到底最终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疲惫。
人活着,与其这般负累心伤,何不修炼一颗从容的内心,做一个内心自在的人呢。
李玫瑾教授有句话,深得我心:
“生活其实不难,只是不要自己与自己较劲,总是用理想的我教训现实的我。”
放下心中的负累,解开心结,凡事不如降低期待,尽人事,听天命。
如此,学会不跟自己较劲,放下不该有的苛求,接受偶然的无常,承认人的局限性。
“那些一生放纵不羁爱较劲的人,最后只会落得个身心俱疲,输人又输阵。”
人生,不管一个人多么出色,总是有得有失的,得之是一种幸运,失去,那就挥一挥衣袖,坦然面对。
- 上一篇 开心一笑: 笑掉你大牙的短笑话!
- 下一篇 15招强力排毒消除恼人便秘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