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社交,就如浪里淘金,冲冲洗洗很多次,留下来的,才是金子。
若是运气不太好,冲洗之后,就什么也没有剩下了,只得重新来过。
但不管如何,我们都期待,能遇到三五知己,不让人生路,走得太孤独,不让自己的心,一直在流浪。这就是莫大的福气。
知己,是灵魂相依的朋友。
人与人交往,最难得的是“懂得”。很累很苦的时候,若有人懂得,内心就好受多了。这样的一份情愫,是中年人最需要的。
年轻时的李叔同,结交了富家公子许幻园。他们一起读书写诗,聚集在城南草堂。后来,时局动荡不安,许幻园家道中落。
家庭落魄后的许幻园,找到李叔同,说:“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李叔同百感交集,看着朋友的背影,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曲《送别》,让友情感人肺腑。
唐代的王勃,知道朋友要去蜀地做官了,特意赶来送行,几杯薄酒下肚,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聚聚散散是人生常事,但是我们要知道,分开,是为了更好地重逢。前路漫漫,我们还能常联系。如果外面混得不好,还有朋友能接济,给一碗饭吃。
人到中年,生活真的很苦。若有心灵的依靠,那就不那么苦了。几句送别的话,几首令人感动到流泪的歌,是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知己,是嘘寒问暖的伴侣。
有一个小和尚,去拜访山里的禅师。推开禅院的窗户,就是一条巨大的瀑布,水流声,震耳欲聋。
小和尚怎么也睡不着,被水流声所害。
禅师却呼呼大睡。
小和尚问:“师傅,你没有听到水声吗?”
禅师笑了:“我习惯了和他相伴......”
原来,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觉其臭。
是不是,我们习惯了被身边的人照顾,因此把他们不当成知己。或者说,我们已经忘记了当初的誓言,不再被身边的人感动。
人到中年,要感恩陪你一生的人。熬过了苦,尝到了甜头。不要等爱情弄丢了,才去寻找,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习惯了和他、她在一起,更要追求一生相伴。接受他的好,也接纳他的不好。不因争执而烦恼,不因缺点而懊悔。
若你把伴侣当成知己,你就能好好沟通,好好奋斗了。虽然日子苦了一点,但是推开家门,还有一些安慰,能够感悟到家庭的温馨。
事实上,人人都可以和爱人做知己,关键是努力改变自己。你变好了,给了对方一个像样的爱人,那就可以良性互动了。
知己,是一起发财的同路人。
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
管仲家很穷,拿不出什么本钱;鲍叔牙家很富有,多半是他垫资。
赚钱了,管仲独自拿着钱回家。鲍叔牙说:“他啊,家有老母亲,应该拿钱去孝顺。”
分红时,鲍叔牙不说自己的投入更多,而是尽可能地照顾到管仲。
人到中年,谁都要养家糊口。若有人,体谅你的家庭,也愿意和你一起赚钱,还把你的父母当父母,这份感情,就远远超越了金钱本身,需要好好珍惜。
很多人,对利益之交,是嗤之以鼻的态度。其实这是不对的。人与人交往,若是不谈利益,纯粹谈感情,这是显得很虚伪的。
生活不能建立在真空里,而是需要柴米油盐。
亲戚朋友一起吃顿饭,起码应该考虑到“买单”的问题。要是大家都带着感情来吃饭,谁都不买单,这一份感情就没有意思了,会让外人耻笑。
子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相对来说,我们真的要感激那些可以长期一起获利的朋友。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家庭变得富有,让我们的人生有了出路。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中年人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谁都不要自命清高,还是生活在现实里为好。珍惜利益之交,也会在某个时间段里,有知己的感悟和深情。
知己,是可以寄情的心上人。
四海有知己,何处不为家?真正的知己,大部分是不能朝朝暮暮的。就算是夫妻,也有很多时间,是分别的状态。
人到中年,远行时,若有人可以牵挂,或者有人牵挂着你,这就是知己的情。
唐朝时的李季兰,从小就被父亲送到剡中玉真观出家。
枯燥的修行生活,让她很疲惫,于是一个人出门,到处走走。在一个春日的午后,她到剡溪中荡舟,遇到了读书人朱放。
两个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缘。
后来,朱放一举高中,去外地做官。
李季兰说:“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是啊,不管走多远,记得还有一份相思。这样想来,人间值得。
人生路漫漫,若能有一份情,停留在心头,那就不会孤单。虽然是形单影只的样子,但是“心上有个人”,让人欣喜。
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遇到一个足智多谋,言语耿直,互相体谅的人,彼此珍惜,就能互帮互助,从而成为知己。
人生的旅途,注定不会孤独,只要你不封闭自己,不苛求别人。
人到中年万事休,唯有知己最解忧。
若能知心有知足,幸福之花迎春来。
- 上一篇 人挣再多钱,有啥用?
- 下一篇 放下过去,让心归零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