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传统的人们都会“走亲访友”,跟不同的人交往。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联系感情,增进亲人之间的情分。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随着农村的变迁,我们发现,“走亲访友”的人越来越少了,反而独来独往的人,那是越来越多了。
有社会学家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工业社会取代了农业社会,血脉亲情就被斩断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让一切的感情都变得冰冷起来。
就拿“交往”这件事来说,以往我们都喜欢面对面交往。如今,我们都喜欢线上交际。同时,我们对网友的态度,貌似比对亲戚朋友的态度,还要好。
这种现象,在老一辈看来,那是不正常的。而在70后这代人眼中,那是可以接受的。试想,就连70后也接受了这种新的观念,那80后、90后以及新生代,不就越活越冷漠了吗?
人到五十,不再走亲访友,习惯了独来独往,多半说明了这些问题。
一、生活的压力,让人心失去了温暖。
谈到“压力”,很多人都觉得压力能够促进人的发展,挖掘人之潜力,只是,他们都忽视了一点,过度的压力,那是会扭曲人心的。
为什么如今的中年人都过得不快乐,为什么忧愁的70后,会越来越多,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再温暖?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生活的压力太大了。人,没有喘口气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假期,那他们拿什么来联系感情呢?也许,他们连活得安稳一点,都成问题。
从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来说,最低级的需求,便是生存和生理的需求。而感情交流,则属于中高级的需求。也就是说,无数人,连最低级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就拿一年无休的中年人来说,他们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一日三餐,养活家庭。到头来,压力越来越大,钱越来越不值钱,那他们的心,就只剩下冰冷了。
人过五十,没有了走亲访友的热情,很正常,因为生活本就不易。
二、人与人之间的攀比,让人厌恶。
网络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不再喜欢跟亲戚往来?
下面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每一次的交往,都跟无休止的攀比有关。攀比的次数多了,人也就累了。是否继续往来,也不在乎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回到乡下,希望跟老家的亲人朋友相聚。没想到,一看到他们,这“攀比”就开始了。
别人会看看你的车是否奢华,会瞧瞧你穿了什么衣服,是不是名牌,同时会问你赚了多少钱,工作待遇好不好,房子大不大,资产多不多。
说得难听一点,这般挑剔,就跟丈母娘挑女婿一样。对于这种攀比的行为,我们虽然在表面上不会说什么,可在内心深处依旧会特别厌恶。
只要产生了厌恶的心理,就会出现“不再往来”的想法。慢慢地,这亲缘关系,就从热烈走向冷漠,从冷漠走向尽头了。
三、逐渐把“人心险恶”看透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看透了险恶的人心,那你就对他人没有任何的期待了。
期待他人,那是小孩子的做法。记得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们好。没想到,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这“一厢情愿”的次数多了,受到的伤害也会数不胜数。要知道,你对别人好,不见得别人就会对你好。也许,别人还会害你。
就跟《农夫与蛇》中的农夫一样,他好心救了一条即将被冻僵的毒蛇,没想到毒蛇在苏醒之后,第一时间咬了农夫一口,而不懂得感恩。
现实中的人心,其实比“毒蛇”还要可怕。所谓“楚客莫言山势险,世人心更险如山”就是这个道理。
当你看透了世道人心,那你选择“独来独往”,也是一种觉悟。至少,可以让自己不再被人伤害,活得更安稳。
四、只希望“一家人”安好。
跟别人往来,就说明我们还对别人有希望,依旧把真心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现代人,貌似越活越现实了。他们知道把真心寄托在外人的身上,毫无意义。因此,他们就把真心寄托在家人的身上,让自己回归到家庭当中。
“回归”家庭,是我们这辈子的使命。不少糊涂的人都比较叛逆,觉得家庭的家人不好,外人或者亲戚才好,如此“轻重不分”,注定要吃大亏。
吃的亏足够多了,撞南墙的次数也数不胜数了,那我们才会反思,到底是外人好呢,还是家人好呢?说实话,肯定是家人好。
在这个世上,除了父母和家人,没有人希望我们过得好。哪怕亲如兄弟姐妹,也会在我们赚钱的时候,希望我们倒霉,见不得人好。
看透了人性,就回归到家庭当中,过点简单的小日子。独来独往,终究是必然的宿命。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