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有一个人在风和日丽的春日走进美丽的花园,但他出来时很愤怒地说:“这是个满地泥土的地方,没有任何美景,我再也不要过来了!”
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这个花园,出来后满足地感叹:“春日多么美好!到处都是繁花似锦,到处都是花的芬芳!”
为什么这两个人对待相同的景色有不同的反应呢?
第一个人只看着地上的泥土、肥料与植物根系,注意力全部放在地面之上,结果欣赏不到春日繁花似锦的美景。
第二个人在花园里闲庭信步,着眼于一片繁花的春景。尽管他也看到了地面上的种种,但他知道泥土、肥料与植物根系会让鲜花绽放得更为动人,他将注意力完全分配到欣赏春日美景之中,纵情体验自然风物的美好。
这个花园,就是我们人生的象征。
这两个游客,象征的是抱怨与接纳的不同思维模式,也指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抱怨会使我们被眼前的负面情绪一叶障目,导致我们忘记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好解决问题本身、改善生活境况。
只有不抱怨,才能为你的生活注入更多可能性,带来生命里更多美好的改变。
抱怨的蝴蝶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闻名的理论:
生活中10%的组成是你身上发生的事件,而另外90%则取决于你对这些已发生事件的反应与抉择。
这意味着,生活中发生的事,我们无法掌控的部分只有10%,而另外的90%是我们可以掌控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晨间洗漱,把高档手表随手放在洗漱台上,妻子担心手表被水淋湿,又帮他把手表放在餐桌上。
儿子吃早饭时,不留神把手表摔坏了。男人心疼手表,打了儿子,又骂了妻子。妻子与他争辩,两个人因为斗气错过了上班时间,不欢而散。
男人心情很糟糕,导致上班迟到,被扣了工资,又被上司批评,一整天都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
在这个故事里,手表摔坏只是10%,后面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是本可以掌控的90%。
本质上,是由于故事里的男人没能很好地控制他本能掌控的情绪,才导致这一天成为了“糟糕的一天”。
如果男人在手表摔坏后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得当,负面情绪没有蔓延到妻儿身上,那么随后一切糟糕的连锁反应都不会发生。
我们的确无法掌控他人做的事,但可以通过支配我们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决定生活里余下的90%,避免抱怨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的蝴蝶效应。
抱怨生活不如改变当下
哀叹命运不如改变当下,哀叹生活不公,不如活好当下的分分秒秒。
在我们的生活里,时常会听到各种人的抱怨:我运气不好,屋漏偏逢连夜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谁能助我脱离苦海?
然而,能够帮助自己脱离苦海的,并非外事外物,也非他人,归根结底还是自身。
天下唯有三事,我之事,他人之事,天命之事。
抱怨自己生活的人,应该学会接纳生活里发生的种种,接纳自我;抱怨他人的人,应该向内求,修心修己,尝试将抱怨转为和谐交流;抱怨天命的人,需要学会敬畏天命,以虔诚接受的态度向天祈祷。
如此一来,人生轨迹会有超出预料的大转变,生活也会更为顺利美好。
哀叹与抱怨解决不了生活里的根本问题,反而会让我们生活里充斥着过多的负能量,影响身心健康。
人生的本质是一次可以靠个人选择的旅行,我们难以全然控制他人与我们身边的环境,但我们永远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思维模式。
有智者说过,你是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不妨尝试着换个角度看待在生活里遇见的人、发生的事,正视现实与人生,直面问题。接受已经发生的,再尝试着去改变你可以掌控的部分。如此之来,换一种行为模式,就不会陷入抱怨的漩涡。
与其抱怨自己身边的人事与环境,不如先从改变自我做起,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的蝴蝶效应。
停止抱怨,学会接纳当下,学会从当下改变未来,方能为自己的人生开辟更顺畅的光明大道。
- 上一篇 我的生活,简单而美好
- 下一篇 一如既往地提升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