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意义,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或者说,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零一个答案,并且很多答案是相互矛盾的。
“人生不要看透,看透人生就没有价值,看透了就什么都不做了。”
国学大师季羡林也说过类似的话:“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听过大师们的话,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会发现这样一疑问:到底看透什么之后,对人生的感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认真想来,以下三件事,糊涂一些,比看透要好。
01
看透“生死”,一切淡然。
人生在世,也就百来年,真正能够活到一百岁的人,也少之甚少。
既然人最好都要死去,那么活下来,也就是“向死而生”——每一天,似乎都在倒计时,从出生那一天,就是如此。
在我们畏惧死亡的时候,能静下来思考生死的问题,内心会轻松很多,让自己变得积极。
可是,把生死完全看透了,人就不会积极了。
因而,有很多的人,开启了混吃、等死的模式,不再去珍惜时间,连好好吃饭、睡觉,都显得多余。
春秋时,孔子带着弟子云游的时候,遇到一个叫林类的老人,应该有八九十岁了。
林类说:“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一来一去,人生就没有了,还有什么好留念的呢?看起来,林类是很洒脱的。但是再看林类真实的生活,就不太洒脱了。
林类没有娶妻生子,也没有像样的家庭、房子,衣服也破旧的,靠捡稻穗来充饥。
虽然他捡稻穗的时候,唱着歌,被世人称为隐居者。但这一切,无法掩饰他对世界的失望,对当下的无奈。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意思是说,天下清明的时候,贤惠的人就会出来做官;天下黑暗的时候,贤惠的人也会收敛起来,拒绝做官,退隐山野。
隐居的人越多,越说明天下已经不太好了,乱起来了,黑白颠倒了,仕途无望了。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隐居能保护自己,但是从天下来说,隐居就是不作为、不担当、对世界失望。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若是生死都不在乎了,那么小事就不会放在眼里。人也顺势就急转直下了。
02
看透“人性”,难免失望。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让我们迷茫。
但是,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还会发现:“好人不长命,恶人乐逍遥。”
陷入困境的好人,比比皆是。
比方说,遇到老人跌倒,到底要不要扶一把。若是按照人性本恶的定论,还是不扶为好;若是你很善良,扶一把,却没有得到好报,那么你从此长了记性,一定要冷漠。
既然好人不一定得到好的回报,那么我们就不要做好事了,显然,这样的思维是“失望的表现”。
孔子耗费大半生,教育学生,还希望诸侯能够学习礼仪,不再互相征讨。
但是孔子并没有改变天下的格局,并且好几个国君,都不愿意收留他。
当他临终的时候,对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
天下无道,孔子的主张没有人尊重,夏朝、商朝都已经远去,周朝也走向消亡......一系列的论断,可以洞察到“郁郁不得志”的真实感悟。
做人,一念是佛,一念是魔。我们总是在两者之间摇摆,还能保持努力成佛的状态,若是看透了,那就不再相信因果了,不再向上,从此随波逐流。
03
看透“得失”,与世无争。
世界上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人,光溜溜地来,赤条条地走。都是来世上做客的。
既然什么都留不住,得到的东西也会消失不见,那就不如不去“得到”,还免得痛苦。
有一个富豪去乡下钓鱼,对河里捕鱼的渔夫说:“我带你去发财吧。”
渔夫问:“发财之后,又去干嘛?”
富豪说:“在城里买房子,买车子。”
渔夫又问:“房子车子都有了,钱也花不完了,又去干嘛?”
富豪说:“开着车,去乡下钓鱼啊。像我一样。”
渔夫困顿了,说:“我现在,不正在钓鱼吗?为什么要去城里绕一圈?”
很多人为渔夫的智慧点赞,却没有想到——有钱的人,钓鱼是休闲;没钱的人,钓鱼是谋生。两者的行动是差不多的,但是心态是大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休闲、谋生”两个词语之中。
得到了,然后失去,和从未得到,两者比起来,前者会更加忙碌、充实,人生会出现汗流浃背、笃定前行的局面。
“人有本我、自我、超我。”
要活好一辈子,首先就要看清自己,学会做自己,不被世俗的东西困顿,拒绝负能量。
然后就是超越自己,不断到新的层面,而不是躺在最底层。
古人说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好的人生,就是持续变好,不要看做完好事之后,会有什么结果。该来的会来,不该来的也会来,接纳就行了。呈现阳光的一面,你做什么都有意义。
当你被人生的意义困住的时候,就学会看开,打开思维,放大格局。
从现实生活来说,人生起码有三件事,需要做好:送走上一代,教育下一代;赚钱,养家糊口;感受人间的爱,爱人,也被爱。做事的过程,才是最值得享受的,结局反而不太重要了。
以后,谈到人生的意义,难得糊涂,也未尝不是最好的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