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研只有不到一个半月了,在这个冲刺的阶段,很多同学往往想的是怎么去突破自己,攻克那些一直不理解的难题,而常常忽略了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决胜考研最后50天之高效学习法
“我不做题是因为害怕提起笔,所有的梦都碎了。”
这些文章里就不止一次提到了基础的重要性,而前几天,我们的数学老师菜菜提交上来的一份总结文档,也正好证实了我所说的观点。
在这篇文档里,她严密地分析了近三年的考研真题,对里面的每一个考点都进行了梳理,我觉得对这个阶段的考生复习来说,应该是很有帮助的。所以,今天就借花献佛,送给大家。
01
数学考点有哪些?
从联考大纲来看,数学分为 4 大板块——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从这 4 大考点中,又可以细分为 12 个小考点——
算术
实数、绝对值、应用题
代数
整式分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
几何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数据分析
排列组合概率、均值方差图表
这些都是我们考研时候都知道并且每本考研资料里里都会列出来的考点,应该大家都是知道的。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这些考点的难度:
难度:
★
应用题、方程不等式
难度:
★★★
平面几何、排列组合概率、数列、均值方差图表、实数
难度:
★★★★★
绝对值、整式分式、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一般来说,管综数学的所有考点中,多半都是相对基础的,题目不会出得特别灵活。基本上吃透知识点,理解好题意,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五星难度的题目,难度基本在于出题灵活,即使掌握了相应知识点,也可能对这些题目感到无可奈何。
各考点的题量统计
近 3 年的数学真题中,不同难度的考题占了多少?
据菜菜老师统计,只有28%的题目才是五星难度,72%的考题都是偏基础型的,其中29%的题目是一星难度。来具体看看——
难度:
★★★★★
绝对值4个、整式分式3个、函数5个、立体几何5个、解析几何9个
也就是说,三星题量 > 一星题量 > 五星题量。
当你掌握了最好理解的前两类难度的知识点,你就掌握了数学72%的分数——54分。剩下的21分,则是拉开考生分距的关键点。
03
据考点规划复习
在管理类联考的数学题中,对于必考的简单题型,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然后再去争取困难题型的分数。
现在已经知道了考点的分布,那么应该怎么规划复习呢?
① 应用题
题量多,分值大,难度小。属于复习中的“低投入”,考试中的“高产出”。建议放在首位复习。
考试要点:比与比例、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容斥问题、方程与不等式。
② 方程不等式
题量不多,难度小。复习时需要掌握基本的解方程式的方法。
考试要点:解方程、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根的分步、解不等式、恒成立。
③ 平面几何
每年必考3~4题,这类题概念多,重应用证明,不考角,只考边,只考规则图形。而且,辅助线务必跟圆心 or 直径 or 半径有关。
考试要点:三角形、四边形、圆、阴影部分面积。
④ 排列组合概率
也是必考好几个题目,这类题目难在对题意的理解。题意不理解清楚,就可能用错公式,选错答案。快看看这类题是不是总有一个诱惑你的错误选项等着你!建议把排列组合的概念、计算、分步和分类等再好好复习建立体系。
考试要点:排列组合概念计算、分类分步综合、分步的 3 大模型、独立重复事件模型。
⑤ 数列
公式多,注意总结方法,形成体系。
考试要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等比综合、数列递推。这些知识点都会了吗?
题量不多,但就是要考。均值不等式是难点,方差只需记结论。
考试要点:算术/几何平均值、均值不等式、方差、图表。
⑦ 实数
概念简单,但是考的灵活性大,可以通过历年真题对比做一下。
考试要点:不确定方程、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公约数公倍数。
⑧ 绝对值
涉及数形结合,对称思维,灵活性大,注意基本方法。
考试要点:去绝对值符号、非负性、绝对值图像、三角不等式。
⑨ 整式分式
4 个基本公式掌握牢固,立方公式是近年考察重难点,比较灵活。
考试要点:4 个公式、因式定理、分式方程与不等式。
⑩ 函数
本章容易跟其他的章节出综合题,出题灵活,是必考点和难点!
考试要点:二次函数的最值。
⑪ 立体几何
只考察概念和表面积、体积、对角线的计算(灵活、计算量偶尔大)。
考试要点:长方体、正方体、柱体、球体。
⑫ 解析几何
掌握必备的 5 个必考公式,注意数形结合基本上可以解决一大半的问题(线性规划)。
考试要点:直线、圆、线性规划。
根据以上统计,先易后难地将考点划分出来,从第一点开始问自己——
“--
● 这些内容我掌握了吗?
● 遇到这类型的题目我都会做吗?
● 如果做错,原因是什么?
● 如果做对,我的速度是快是慢?
--”
这样一步步梳理下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再重点复习。
- 上一篇 人这一生,不必处处合群
- 下一篇 非把你笑瞎了不可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