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遇到这些令你不快的情景:
劳累一天开车回家,有人却把车停在狭窄的过道挡住去路;
好不容易买到一张双人座靠窗的高铁票,上车发现有人坐在你的座位上,美其名曰“哪里都一样”;
难得空闲在书店安静看书,年轻情侣在旁边嘻笑打骂或是旁若无人大声讲电话;
看场电影,前排观众脱鞋臭气熏天;
你会不会在心里琢磨,不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群人,这种只顾自己舒服和方便的行为真的非常自私,让人难以容忍。
当年严复先生翻译密尔的名著《论自由》的时候,特意将书名译成《群己权界论》。
大概在严复看来,人的自由就取决于是否能够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界限问题。
当群体以某种名义肆意干涉个人的私人空间时,我们说这是个人自由的丧失。
但是反过来,如果个人不顾群体的基本利益和道德底线,只考虑个人的舒服和畅快时,终将被社会所抛弃。
所以,往往在小事里,能够看出一个人根子上的修养。正应了那句话:
自律方有自由,顶级的自律才是顶级的自由。
“舒服”正在暴露你的修养
母亲摔伤住院,我从外地赶到时,她还在术后昏睡。
半夜突然听见她问我:“人走啦?”
我一脸懵:谁走了?问她睡得可好,不料她说:“你以为我是睡着了?我是被吵晕的。”
原来,靠窗的床位原有一位大姐,病情不重,每天10点过来打几瓶点滴睡个午觉便回家。
母亲下午入院,除了骨折头上还缝了10针,从手术室出来本该好好休息,不料那位大姐叫来两位朋友聊天。
聊到各自婆婆,一个比一个能吐槽。没有人觉察到母亲术后疼痛的呻吟。
最后还是住门边病床的阿婆忍不住提醒,“你们声音小点,我们要休息。”
次日十点多,隔壁床大姐来了,针还未挂上就开始打电话叫人作陪。
来的竟是牌友,说起前几天赢的大牌,越讲越兴奋。隔着病床边薄薄的布帘都能感受到说话者脸上的兴奋劲。
正常人都吵得脑仁疼,何况受伤失血的人。我想张口提醒,母亲却摇头表示算了。
门边阿婆被吵得伤,两次提醒她们,但声音降下来没几分钟又高起来,阿婆悻悻地拍打病床以示不满。
阿婆挂完点滴去理疗室针灸,刚出门,就听见里床那两位说:“唉,这下舒服了。”
意思分明是说,阿婆走了,她们终于可以不受拘束嗨聊,全然不顾中间病床上被吵得头晕脑胀的母亲。
梁实秋说:
“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
不论聊天还是聚会,不顾及周围环境,只图自己舒服是自利,不为他人考虑更是自私。
人的本能都是让自己过得舒服,只有控制自己一味求舒服的本能,才是对他人最好的体谅。
当你控制自己后再来面对世界,世界才能更舒服。
“舒服”的结果,你承担不起
几年前,单位组织到云台山旅游。
第一天就餐时我们桌上9个人,两天下来人越来越多,开始两个行政同事过来坐,第二天设计部汪主管也跑来我们桌。
我问:“什么情况,咋都跑来啦?你们那桌明明很空啊?”
汪主管说:“没法用语言表达,你们去吃一顿就知道。”
行政部小高立马说:“罗经理,千万别去,肯定吃不下饭。”
饭后小高悄悄说:“财务部新来的梁会计吃相太差,完全不顾旁人满盘乱翻、挑挑拣拣。最恐怖的是,他喜欢将筷子放在嘴里“吧唧”乱咬,然后再去夹菜。”
汪主管说:“他是吃快活了,我们可惨啦。我现在想起来还想吐。”
第二天远远留意梁会计,果真如她们所说。
吃相差的人我见过,比如人未到齐就先下手为强或是对主菜大包大揽,但能吃得吓走同桌的真没几个。
旅游完回到公司,梁会计直接收到实习不合格的通知,想必一路上的表现公司有所耳闻。
马未都曾说:吃相见人品。
一个人吃饭的样子藏着他做人的根本,做人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与他人和平共处。
有句话说:吃相好的人都相似,吃相不好的人各有各的毛病。
吃相好的人心中都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吃相不好的人一味图口舌之欲,让大家感到“吃一次就够了”。
当别人对你唯恐避之不及时,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窄,机会越来越少。
舒服是 “舍”和“予”的回报
保险经纪vilson为一件理赔案从香港来浙江做调查,经过小城约我见面。
我特意选了当地口碑最好的法餐厅。菜很快上来,餐具里里外外摆一圈。
我不懂西餐礼仪,对着大大小小的刀叉很尴尬,顺手拿起一把刀切牛排。
结果,站在一旁的服务员“扑哧”一声笑出来,肯定是用错刀了。
Vilson为了替我解围,拿起同我手中一样的刀开始切牛排,并说:
“刀叉无非是一种为人服务的工具,哪有那么多讲究。”
服务员和另外一个服务生对视一眼,脸上飘过一丝不屑。在他们眼里,我们分明是不会吃西餐的土包子。
结账时餐厅经理问我们用餐体验,我以为vilson会狠狠批评服务员。
没料到他对经理说服务员很热情,点单时给了很多中肯意见。
出来后,我问怎么没提“刀”的事?服务员本该让客人更好更专业地进餐,却因为自己懂嘲笑顾客,这难道不是一种失职吗?
vilson说:
她们原本不懂,经过培训才懂。我要是批评她,我也变成同样的人。况且其他服务都很好,菜品也不错,吃得很满意。
那个瞬间,我在他身上看到除了帅气之外的另外一种东西,说不上来,就是让人很舒服。
事后我仔细想想,到底是什么让我觉得“很舒服”?
大概就是vilson身上那种不苛责别人小错误,放大别人优点和付出的品质吧。
上半年,冯小刚怒斥服务员的视频在网络上大肆流传。我倒不想因为这一件事就给冯导上纲上线,但是确实像别人说的那样:你对待底层人的态度,透露出你心内的教养。
“舒”这个字由“舍”和“予”组成,要想活得舒服,就得学会“舍”和“予”。
放下不快和失望,给予理解和包容。如此,方能舒服。
让别人舒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我老家在皖南山区,小时候常有外乡女人来乞讨,我们称呼她们“讨饭的”。
那时候 “讨饭”是真的讨饭,她们带一只破搪瓷茶碗,背一个布袋。
如果赶上饭点,母亲会给她们碗里盛上饭菜,没赶上饭点,就往她们布袋装一把大米。
有一次,饭点过后来俩女人,母亲倒上热茶,请她们坐下来聊几句。
原来她们都是长江边的灾民,洪水淹没良田和房屋,男人出去修路挣钱,女人结伴乞讨为生。
聊到最后母亲很不好意思地说,今天实在没什么吃的,男人碾米还没回来,你们喝点热茶暖和暖和再走。
她们走后,我问母亲,反正你都没啥给的,还不叫她们快走,穷聊天也没用啊!
母亲说:
你不懂,就因为今天实在没啥给的,我能给的只有一张好脸一副好态度。人家出来讨饭已是可怜,总得顾及别人尊严。
我似懂非懂,长大后方明白:有钱给钱、有米给米容易;
难的是,你啥也没有,不得不跟对方说“不”时,一张“好脸”才是让对方坦然的唯一办法。
汪国真曾说:
拒绝别人一定要委婉,因为没人喜欢被拒绝。你的温柔是对对方的安抚,也是给对方一个台阶。
母亲用她简单而纯粹的处世之道告诉我,最好的修养就是永怀仁慈之心,时刻让别人觉得舒服,而不只考虑自己处境和困难。
一个人的修养是个复杂概念,无关学识和金钱,不随手丢垃圾,不乱穿马路,这些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训化的结果。
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都会做到这两点:
一是尊重一切人,大到领导长辈,小到服务生清洁工;
二是让别人舒服,一个人表现自己的方式,并不是让人觉得他厉害或是与众不同,而是让和他在一起的人感到舒服。
这样的人,时刻用宽容理解别人,用理智约束自己。当别人获得舒服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快乐满足。
鲍勃·迪伦曾说:“没有人是完全自由的,即便是鸟儿,也有天空的约束。”
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有“舍”有“予”的舒服才是真正的舒服。
- 下一篇 乐翻,家里闹出一打笑风波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