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简单网-简单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简单阅读 > 从小被打大的孩子,跟没挨过打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差距? 内容

从小被打大的孩子,跟没挨过打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差距?

选择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2-08-23 20:40 | 作者:58i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

一,棍棒底下还能出“孝子”吗?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在不断适应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老一代“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成为当今时代如何教育孩子的一个争议点。

有人认为肉体上的疼痛可以加深记忆的深刻性,所以在孩子犯错误时,体罚孩子能让孩子长记性,也更加有效、快速的让孩子知道错误。

还有人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打骂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更加厌恶父母,不愿意吐露心声,长期压抑自己的内心。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更多的新生代父母更希望自己的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可能也不想自己的孩子想自己一样整天挨骂挨打,内十分痛苦压抑。他们更倾向于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细心的教导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暴力教育和温和教育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小智和小虎两家是邻居,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不是哥们却胜似哥们,但是两个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小智温文尔雅,做事情大大方方,很有自信。小虎却很自卑,胆小怯懦,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哭。

是什么让这两个孩子完全不同呢?小智的父母都是白领,在企业的管理层,对待孩子的教育也十分的重视。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不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绝不会动手打孩子。他们经常问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犯错误了他们也会耐心教导是非对错,告诉孩子为什么做错了。

再看小虎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比小智要痛苦的多。小虎家虽然与小智家相隔几米,但是小智的爸妈却有不同的教育理念。

每当小虎成绩没考,他的爸妈就拿起棍子责问他,逼着他在屋里学习。不小心摔碎东西了,又是一顿打。长此以往,小虎的内心也变得十分闭塞,不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就算受委屈了也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

小虎和小智最终都考上了大学,小智进入学校后,积极参加活动,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每周都会和父母打视频分享学校里的新鲜事。

小智之前一直处于长期压抑的环境下,到了大学没了父母的束缚也开始放飞自我,不愿意和家里人通信,每天蜗居在自己的宿舍里打游戏,还出去喝酒,一学期下来挂了好几门课。

三,经常打骂孩子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1、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越是想要驯服孩子,孩子就越和父母对着干。有些事情明明自己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却偏偏要这么干,就是不服。光是打骂,却不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孩子也不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可能认为就是对的。人更容易对站在自己对立面的人产生敌意。

2、容易让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

孩子犯了错误,因为害怕被父母打,所以就编造谎言,寻找借口,来为自己逃脱,第一次撒谎成功,免于处罚,那么孩子就会经常这么做,认识不到诚实做人的重要性,对将来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家长也被闷在鼓里,不知道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

3、容易让孩子性格更加孤僻

父母陪伴孩子长大,是他们身边最亲密的人,最亲密的人都对自己施加暴力,孩子就会觉得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他们把什么事情都埋藏在心里,成为种子。长期的压抑容易让孩子患抑郁症,还有一些孩子痛苦的事承受太多,也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就会产生自杀倾向。

4、容易让孩子发生犯罪行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模仿学习,在家里,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

当孩子被打时,他们就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暴力行为。在学校里也会殴打其他孩子,长期不加以管教就会有暴力倾向,遇事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害人害己。

在最新的教育规定中,老师不能言语侮辱孩子,更不能体罚学生。这明确的表明暴力教育是不可取的。还有许多因为体罚学生的老师被发现骂上热搜。“棍棒底下出孝子”不适合当今时代教育孩子。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他们所面临的事情也各有所不同,家长应当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做好朋友,知心人,陪伴孩子的童年,快乐的成长。


猜你喜欢
我要访问: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