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简单网-简单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简单阅读 > 人贵三得:沉得住气,低得下头,拐得了弯 内容

人贵三得:沉得住气,低得下头,拐得了弯

选择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2-09-06 19:25 | 作者:58i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

杜甫诗曰:“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世事变幻无常,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正如那天上的浮云,一会儿像白衣裳,一会儿似灰苍狗。

芸芸众生,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坎坷与变故。

身处低谷,不必气馁,只要沉得住气、低得下头、拐得了弯,就一定能“风雨之后见彩虹”。

01

沉得住气,定能成得了气
晚清帝师翁同穌说:“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当遇到大事难事,千万不要心浮气躁、草率决断,一定要静心分析、沉着应对。

沉得住气,是一种格局,更是一种气度。

三国时期,群豪并起,龙争虎斗,而最后的大赢家,非沉得住气的司马懿莫属。

司马懿,是能与诸葛亮一较高下的人,也是最令诸葛亮头疼的人。

五丈原对峙期间,蜀军长途奔袭,无论是粮草还是士兵身体,都不允许打持久战,而司马懿“坚壁拒守”的策略,使得诸葛亮心急如焚。

为了速战速决,诸葛亮挖空心思,遣使给司马懿送去寡妇的衣饰,嘲笑司马懿是缩头乌龟。

面对诸葛亮的极端羞辱,若是换了一般人,肯定会怒发冲冠,立刻发兵与诸葛亮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沉得住气的司马懿不但未被激怒,而且还笑眯眯地接收了衣饰、重赏了来使。

反正就是,你急我不急、你气我不气、你战我不战,看你能耐我何!

最终,看是愚拙的司马懿,硬是将神一般的诸葛亮,熬死在了五丈原。

苏洵《心术》中讲:“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身为将领心要素,应当是先治服自己浮躁的内心,具备泰山崩塌在眼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奔突在身边而不眨眼睛的格局和气度。

简而言之,就是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唯有运筹于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在千里之外。

带兵打仗如此,现实生活中也如是,遇事不乱沉住气,就能“一忍支百勇,一静制百动”。

《礼记·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心静不躁,才能做到内心安定;内心安定,才能做到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做到有所收获。

做人做事,切忌心浮气躁、患得患失,而要沉着冷静、谋而后动。

沉得住气的人,从容淡定,不惊不惧,定能成得了气。

02

低得下头,定能抬得起头

李斯《谏逐客书》有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之所以高大挺拔,是因为它不排斥任何泥土;江河湖海之所以辽阔深邃,是因为它不舍弃任何细流。

低得下头,是一种隐忍,更是一种境界。

孔子和学生子路外出时,看到路上有一块破马蹄铁,便叫子路捡起来,可子路假装没听见,往前走了过去。

孔子笑而不语,默默地弯腰低头,将破马蹄铁捡起来,到达集市后卖了三文钱,并用这三文钱买了一些樱桃,装在自己的袖筒里。

炎炎烈日下,孔子和子路继续赶路,出了集市后是一片荒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渴得子路眼冒金星。

孔子看在眼里,依旧笑而不语,不过袖筒里却时不时地掉下一颗樱桃,渴得要命的子路见状,立即捡起来吃。

就这样,孔子一路上掉,子路一路上捡,孔子掉了几十颗,子路就捡了几十次。

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你之前不愿低一次头捡破马蹄铁,现在就得低几十次头捡樱桃。”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低一下头,或许能让自己少低下很多次头。

俗语有云:“智者善屈尊,愚人强伸头。”

有智慧的人,懂得放下姿态,能屈能伸;愚蠢的人,总是目高于顶,张扬跋扈。

低得下头,就不会撑破自己的头,就能远离灾祸。

有一个人问曾国藩:“天与地之间,究竟有多远的距离呢?”

曾国藩答:“三尺。”

那个人接着问曾国藩:“既然只有三尺的距离,那么我们的身高都超过了三尺,如果站起来的话,岂不就会捅出一个个窟窿?”

曾国藩笑着说:“怕捅出窟窿,那就学会低头啊!”

有句民谚说得好:“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

低得下头的,大多是成熟饱满的稻穗;始终昂着头的,往往是华而不实的稗子。

地低成海,人低为王,越懂得适时低头,就越能谦逊低调、有容乃大。

低得下头的人,隐忍内敛,能屈能伸,定能抬得起头。

03

拐得了弯,定能绕得过弯

《周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能顺遂通达,顺遂通达就能长久拥有,所以自会受到上天庇佑,常获吉祥而无往不利。

拐得了弯,是一种变通,更是一种智慧。

秦汉时期,有一个儒士叫叔孙通。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人纷纷响应,秦二世很头疼,便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认为,这是老百姓在造反,必须立即派兵镇压。

秦二世听了之后,急得脸色通红。

这时,叔孙通却说:“没有这么严重,如今天下安定,人们知法懂法,皇上又英明,这些人不过是偷鸡摸狗的小贼而已,无需多虑。”

秦二世一听很受用,于是转怒为喜,对叔孙通赞赏有加。

一些顽固之人,坚持说是老百姓在造反,结果被关进了大牢。

叔孙通心里明白,秦朝政权崩塌在即,即便说得再多也是白搭。

秦朝败亡后,叔孙通几经辗转,最后去投奔了刘邦。

刘邦讨厌看儒士服装,叔孙通立即换上楚人的衣服,刘邦看后心里十分欢喜。

叔孙通既不向刘邦宣讲儒道,也不向刘邦推荐跟随自己的儒家子弟,而是专门向刘邦推荐那些强盗土匪。

一些跟随叔孙通的人在背后骂他:“我们跟随着你,你不推荐我们,而是推荐那些强盗土匪,真是不可理喻。”

叔孙通得知后对他们说:“汉王在打天下,你们能上阵杀敌吗?我现在推荐的皆为勇武之士,你们要等一等,时机到了我会推荐的。”

拐得了弯的叔孙通,深得刘邦之心,被拜为博士,赐号稷嗣君。

《菜根谭》中说:“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遇到困难行不通时,要知道退后一步的方法;道路畅通无阻时,更要懂得让三分功绩给别人。

退一步也好,让三分之功也罢,都是在告诉我们,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拐得了弯、善变善通。

拐得了弯,并非一味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懂得审时度势、善用时机。

常言道:“直道可跑马,曲径能通幽。”

笔直的大道,可用来骑马奔跑;弯曲的小路,能通向幽深僻静之处。

人生之路,漫长修远,此路不通,不如拐一个弯,另寻他路。

拐得了弯的人,顺应时势,可进可退,定能绕得过弯。


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品行高洁的人,善于反思自己,而后修正自己;无所作为的人,总是求助于人,甚至推卸责任、撇清自己。

世事多变,人心难测,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沉得住气,心静不乱,才能有所作为;低得下头,低调谦逊,才能远离祸患;拐得了弯,善于变通,才能通达顺遂。

人的一生,坎坎坷坷、起起伏伏,皆是常态,然而,只要养好了这“三得”,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沉得住气、低得下头、拐得了弯,始终自省自强、笑对人生。


猜你喜欢
我要访问: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