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简单网-简单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简单阅读 > 给忙碌的日子,开一扇窗 内容

给忙碌的日子,开一扇窗

选择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2-11-20 17:01 | 作者:58i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

一不小心,窗外又是新的风景。银杏叶、梧桐叶、桑叶、槐叶……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在秋风中,彼此诉说着生命的辉煌与落寞。

这段时间过得匆忙而慌乱,像一只连轴转的陀螺,被动且麻木。于是我无暇顾及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并一再忽略窗外的风景。

风景一直都在,但看风景的心情却不是时常都有。

刚入伍的那两年,不单是没有看风景的心情,更是发现不了自己身边的风景。那时候总觉得风景在很远的地方,在无论如何也抵达不了的地方。一颗心总是浮躁不安、蠢蠢欲动。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经历促成心智的不断成熟,渐渐明白,风景不都只在远方,不都只属于四处游荡的闲人。

当心变得日渐平静后,眼也由此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错失的风景。可这种平静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技能,很多时候,它一不小心就被一些不可抗拒因素打破了。

比如某个突发事件、某项临时任务,都能轻而易举地打破我内心原本的平静,让我变得焦虑、慌乱,失去对一切细微美好的感知、对萦绕于身边的风景的欣赏。

当这种平静被打破的次数多了,我开始反思,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在忙碌的日子里维持内心的平静。

首先,尽量让自己对当下保持觉知。我知道那句“活在当下”,早已让我们的耳朵生出了茧。可越是普遍性的道理,越是容易被我们不当回事。我们宁愿对过去耿耿于怀或念念不忘,对未来杞人忧天或满怀期待,却不愿一心一意地把握当下、专注眼前。

所谓觉知,就是对自己当下身心状态的感知。

有这样一个禅理小故事。有人去拜访某禅师,问他是如何用功修道的。禅师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那人有些不解地问,如果就只是这样,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禅师接着说,“当然不一样了,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

故事里的禅师,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应该就是对当下保持觉知的体现。

当我回过头去看那些令自己焦头烂额的某个事件或某项任务时,问自己,它们真有那么棘手那么艰巨吗?其实也不尽然。而自己当时之所以焦虑、慌乱,恐怕就是因为心底藏着‘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不能够专注地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事件或任务的解决过程之中。

其次,尽量不打破自己原有的生活节奏。近段时期最大的感受是,人一旦忙起来,就很容易乱。不是心乱如麻的乱,而是原有节奏和状态被彻底打乱的乱。

比如,以往每天我都会找一些空闲时间来写作,而近期的训练任务和工作安排让我找不出这样的时间。于是就慌乱地见缝插针,在看新闻的时间偷偷地写,把原本的睡前阅读时间也用来写。最终却陷入焦虑、陷入写不出的困境。

后来索性选择不写了,该训练时就训练,该看新闻时就看新闻,该睡前阅读时就安心地翻开纸质书。当我尽可能地踩上原有的生活节奏时,发现自己不再那么焦虑了,内心也变平静了,而想要拿起笔来记录跟表达的欲望又有了。

最后,学会给忙碌的日子,开一扇窗。这里的窗,可以理解为忙里偷闲的闲。也许要对当下时刻保持觉知很难,要在忙碌的日子里踩着原有的生活节奏也不容易,但忙里偷闲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

只是我们惯常的忙里偷闲,是偷得一段娱乐时间、消遣时间,而不是一段让身心清澈的休憩时间、重启时间。

无论任务有多繁重、日常有多忙碌,总还是有一杯喝水的时间、站到窗前看一看风景的时间。这样的碎片化时间,若被我们好好利用,就相当于一次足够长的深呼吸,能让我们的内心迅速回归平静。

也许对于长期生活在部队的我们来说,高强度的训练是常态、严格的生活作息是常态,但我们一样可以给这样的生活开一扇窗,看看窗外的落叶纷飞,看看头顶的晴空万里。


猜你喜欢
我要访问: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