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简单网-简单阅读!
想象一个场景:
你走进一片森林,月亮忽明忽暗,树的影子黑压压连成一片,雾气渐渐升起,猫头鹰的叫声咕咕响起,你心里不由的打个咯噔。
你迷路了,在这个诡异而陌生的世界,找不到来时的路,也不知道出去的路。
没有指南针,你也看不懂天空的北极星,实在糟糕透了。
没有人来救你,你只能靠自己走出去。如果走不出去,你就会一直在这兜兜转转,直到放弃希望,累死,饿死,渴死。
怎么办?闭上眼,先思考1分钟。
好了,其实迷路的旅人,无非会采取这些行动。
首先是不断尝试,从各个方向进行尝试。既然不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那就每个方向都走一走,看是否能找到出路。
走了很久,尝试了很多方向,你发现越来越糟糕,因为起初迷路的位置也找不到了,你完全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也许进入了森林的更深处。
这下完蛋了,你又饥又渴,躺在地上,几乎绝望。
既然走不出去,那就躺着不动吧,还能节省体力,说不定天亮了会有奇迹发生,于是你选择了原地不动。
但经验老练的旅人,他不会像你一样,胡乱地东走走,西撞撞,也不会停在一个地方不动,而是朝着一个方向,尽可能地笔直前行。
尽管这个时候,他选择的方向是偶然不确定的,但相较言,这是最好的选择方向,因为即使不能走到目的地,至少能够走到一个地方,总比呆在原地好。
所以,迷路时,就果断地选择一个方向,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在走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一些小细节、小理由,就轻易改变方向,向前走,向前走。
在森林里迷路,面临生死存亡。在人生中迷路,没有生死,只是不痛不痒的彷徨。

有一句话这么说:你30岁时买了20岁时买不起的玩具,有什么意义。
这确实没意义,而且糟糕透了。
20岁时,你有的是旺盛精力,有的是征服世界的幻想,可是你选择了随波逐流。
等到了30岁,你终于想明白了20岁的路走错了,可是你回得去吗?于是在悔恨中,你又陷入30岁的迷茫,你要成家立业,养家糊口。
到了40岁的不惑之年,你终于看清了社会的一些真相,可是有什么用,你又回不到30岁。
过了40是50岁,50岁后是60。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我们无法用30岁的眼光来指导20岁,无法用40岁的眼光来指导30岁。
所以,人生的迷茫,多半是常态。
既然无法用未来的眼光指导现在,我们又该如何走出当下的迷茫?
森林中的旅客,走不出迷雾,要么是东撞西撞,要么是原地不动。
人生中的迷茫,多半是想得多,做得少。
整天胡思乱想,既要做这样,又要做那样。想了两年、三年,却什么事也没做。
做事犹豫不决,既担心那样,又担心那样。万事俱备,偏不敢去点那把火。
要走出人生的迷茫,只有在行动上尽可能地果断坚决,一旦有了某种想法,哪怕它看起来很不靠谱,也要毫不犹豫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要毫不动摇地相信,就像它很靠谱一样。
这不是盲目瞎干。在无法看清前路时,最正确的方向就是你最认可的想法,即使它看起来那么不靠谱,但也是或然性最大的选择。
而一旦决定了去做,就不要怀疑它不靠谱,要把它当成最正确,最可靠的路。更不要因为一些风吹草动,就改变主意。
所以,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了很多,却啥也不做。可怕的是凡事只做个开头,就不再坚持,就放弃。
- 上一篇 女人最希望从男人处得到什么?
- 下一篇 无缘相守一生,就想念着你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