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简单网-简单阅读!
当宝宝出生后,新晋爸妈巴不得一直抱着自己的宝贝不放,仔细地看着宝宝的脸,却发现宝宝的脸怎么看起来黄黄的、好像涂了蜡?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黄疸」。这个时候,很多老一辈的人会说:「没事的,过几天就好了」。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到底要不要紧,要不要进一步治疗,这倒还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
为什么会有黄疸?
新生儿从生后两三天开始,会经历一个皮肤肉眼可见的黄染过程,我们称之为黄疸。
从专业医学角度理解,这个过程是血液中胆红素变化所致。
事实上,成人血液中也有胆红素,但因为数值很低,故肉眼无法观察到皮肤黄疸。新生儿则由于胆红素产生增多,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较低的原因,会在生后出现短期皮肤黄疸表现。
一般情况下,足月儿黄疸最明显的时间生后第 4~5 天,早产儿则为生后第 5~7 天;而黄疸完全消退的时间,足月儿一般不超过 2 周,早产儿可延迟到 3~4 周,甚至更久。
黄疸的影响可大可小
事实上,什么水平的黄疸会对新生儿个体产生危害,受机体状态和内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指标作为干预标准。简而言之,不能武断地定一个「正常值」,也不能生硬地划一条线:高于这个「要紧」、得治,低于这个,则「不要紧」、随它去。
新生儿早期黄疸的一大特点是随时间变化成曲线上升,于是在不同的时间点,「安全值」范围也在不断变化。
新生儿科医生一般会结合宝宝的胎龄、日龄、体重、健康状况、有无高危因素、是否能达到有效随访以及黄疸变化曲线参考范围等多项指标来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医疗干预。这个决定专业性较强,建议各位家长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专业儿科医生吧!
那么问题又来了,黄疸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还是那句话:多听医生建议,少自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