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简单网-简单阅读!
何为【火】?
“上火”从中医理论看,认为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就会出现阳盛阴衰的热证证候。
上火的具体表现一般在头面部居多:
咳嗽咽痛
两眼红赤
鼻腔热烘
口干舌燥
烂嘴角
溃疡
冒痘痘
流鼻血
牙痛
失眠多梦等
人体的各个部位是有联系的,因此身体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生气容易上肝火
肝火产生的原因主要在情志。上了肝火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压不住火、老想生气。对于这种人,老百姓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叫“肝火旺”。有调查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尤其是老年女性,上火后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这和女性心思细腻、敏感,一旦愿望达不到,往往闷闷不乐有关。此外,外感火热之邪,也容易上肝火。比如春天,风热之邪容易侵犯肝脏,导致上火;夏天和冬天则分别有暑热和寒邪侵犯。
一般来说,目赤肿痛是肝火。具体来讲,肝火又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由情绪引起的,一般偏虚火,主要症状是:舌苔少而红、头晕耳鸣,嗓子干却不太想喝水。实火的表现则是: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总想喝水。
夏天容易上胃火
胃火属于脏腑之火中唯一的腑火,主要由三个原因导致:一是肝火犯胃。由情绪引起的火,容易造成肝胃不和,所以很多人一生气就胃疼。二是热邪犯胃。热得过度称为“邪”,这种上火在夏天,尤其是桑拿天更容易犯。三是吃得过于辛辣、湿热。像羊肉、狗肉等大鱼大肉吃多了就会产生湿热。
对胃火的判断,主要是牙龈肿痛。此外,有了胃火,人反而吃得更多。《黄帝内经》里有句话:“热能消谷”,也就是说有胃火,人会老觉得饿。胃脘疼也是上胃火的一个重要症状,而且不能用手按,越按越疼。胃火中的实火让人舌苔黄,有口臭,口干、想喝冷水,牙龈肿痛,大便干燥,尿黄;虚火舌苔比较少,也是口干,却不想多喝水,脉细而无力。
补多了容易上心火
中医讲究喜怒伤心,“范进中举”就是个典型的“喜伤心”的例子,反之,忧愁思虑、激烈的情绪刺激,也可能引发心火。此外,天气炎热和过食辛热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容易上心火。还有人鹿茸、人参等温热的补品吃得过多,都会导致心火。
判断心火的标志是口舌生疮。实火的突出表现是面色发红,老是觉得身上发热。另外,人还容易心烦,失眠,口渴,口舌溃烂,舌尖发红,舌苔发黄。平时可以吃点芦根和带芯的莲子,清心泻火。由阴虚导致的心火旺,症状则有所不同,主要是心悸、感觉心跳得很不舒服,平时会有盗汗,颧骨发红,舌红少津。
咳声大一般是肺火
中医把肺火也叫肺热,淋雨或受风寒最容易上这种火。体质越好、阳气越盛的人,感染风寒后,越容易淤结在体内,导致上火。
上了肺火后,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咳嗽,而且声音洪亮。实火的人往往气喘,呼吸声很粗,吐的痰又稠又黄;虚火的人痰比较少,但痰中可能带血丝,而且声音嘶哑,有盗汗,人也会越来越瘦。
所有肾火都是虚火
肾火一般都是由肾阴虚引起的,所以没有实火,全部为虚火。主要表现是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脱发,腰酸疼,咽干口燥,男性容易遗精,女性火大了则有可能导致闭经。要想降肾火,最好先滋阴补肾,平常可以吃点甲鱼、牡蛎,或者用太子参进补,也可以用“六味地黄丸”。
身体上火具体属于哪一种,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也都有一些清楚的认识,不妨先来为自己判断一下属于哪种火,然后辨证去火!
五种食物,对症灭火
一、心火——扰乱睡眠
心火会造成心烦、失眠、多梦,睡觉不安稳。
【心火克星】
少吃辛辣,少喝酒多运动,此外还可以用竹叶、麦冬泡水喝,莲子心泡茶喝。莲子心味苦性寒,有养生安神的功效。早晚各一次。
二、胃火——口臭口苦
胃火除了让人胃口发生变化,还会带来口臭口苦。胃实火表现有胃部不适、容易饥饿、牙痛、牙龈出血等;胃虚火表现为口渴、饭量减少、轻度腹胀、大便干燥等。
【胃火克星】
小小野菜蒲公英泡水喝,清胃热的功能胜过白虎汤,效用好于黄连。而且,蒲公英清胃热却又不伤胃气,正因如此,蒲公英作为能清胃热的中药,有广泛的用武之地,堪称济世良药。
胃热引发的口臭,日常用蒲公英泡水代茶饮,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清新口气,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蒲公英具有抗炎功效,除了清胃热外,还可以消除胃炎之“炎”,杀灭引起胃炎的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采用蒲公英泡水的方式来改善胃炎情况。
三、肝火——头晕易怒
肝火旺的人,脾气都不好。
肝实火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烦躁易怒、口渴、头晕、头痛、大便干燥;
肝虚火则是眼睛发涩、手脚心发热、后半夜睡着时出汗。
【肝火克星】
「肝实火」可用野菊花泡水喝;
「肝虚火」可用枸杞15克,加抗白菊一起泡水喝。
四、肺火——咽干咳嗽
肺实火通常伴随感冒,表现为咳黄痰、嗓子疼、口渴、大便干燥;
肺虚火干咳无痰、口渴、手脚心发热、盗汗。
【肺火克星】
「肺实火」可用鲜百合煮粥、罗汉果泡水喝;
「肺虚火」可吃川贝蒸梨、秋梨膏等。
五、肾火——眩晕耳鸣
肾火一般都是由肾阴虚引起的,所以没有实火,全部为虚火。
【肾火克星】六味地黄丸
- 下一篇 真正成熟的人,往往都有这3个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