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简单网-简单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简单阅读 > 孩子对你的称呼从妈妈变成“妈”,说明了什么?为何值得深思? 内容

孩子对你的称呼从妈妈变成“妈”,说明了什么?为何值得深思?

选择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2-11-10 09:58 | 作者:58i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

我的表姐就因为喊了自己的母亲为妈,而不是妈妈,惹得一家子都很不愉快。

当时表姐还纳闷呢,我不就是喊了一声妈吗?我那个身高1米4体重300斤的母亲,怎么突然之间撞过来了呢?得亏我反应快,要不然的话保不齐我就躺在地上了。

我听了之后差点就笑出声来,仔细想一下,好像我之前也称呼为妈妈,但是我上了高中,慢慢地我就不怎么称呼妈妈了,反而称呼为妈。

大家可不要觉得这是一个特例,恰恰相反的是,这是一个普遍的案例。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自己孩子年龄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再像之前一样对待自己这么亲昵了,恰恰相反的是有了很大的距离。

而且自己的孩子在面对自己的时候,眼神也有点躲躲闪闪的了,自己也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了,孩子似乎一夜之间就有了主心骨。

那我们来看一下孩子对母亲的称呼改变究竟说明了什么,总归有以下几点,其中最后一点最为关键。

第1点,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观点了。
我记得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父母出去玩,当时他们出去干什么我还真不知道,反正就是把我一个人落在家里了,然后我一个人一下子控制不住,就嚎啕大哭起来了。

我的父母去哪里了,父母是不是不要我了,甚至把自己的嗓子都给喊哑了,但是再后来伴随着我慢慢长大,父母不在家的日子,我反而会有点开心。

再后来我开始想着我能不能搬出去住,我不喜欢和父母在一块住,因为我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

就在这样的一轮时间更替之后,我突然发现或许我早就长大了,长大到什么程度?不再依赖于父母,也不用看父母的意见和看法,我和父母之间保留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合适距离。

正是因为这种合适的距离,让我在面对一些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有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就比如我的母亲和我母亲亲哥哥的媳妇,有着老死不相往来的矛盾,两个人见面之后就互相掐架,甚至还要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这一辈子下来除了最开始那几年还能够骂得起劲,到现在两家人见了面之后都不怎么说话。

而我的母亲早些年也给我灌输过一些观点或者说法,我母亲的亲哥哥的媳妇也给她的亲女儿灌输过一些说法,也就是我们两家老死不相往来这一类的话术。

最开始我还挺认可母亲的话,但后来想想也就那么回事,因为父母他们没有办法从言行举止来控制自己的孩子,孩子或多或少会有点抵抗或者反抗心理,这一部分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自己的孩子也只是自己的孩子而已,不要有太多的精神寄托和依赖。

第2点,孩子长大了也更加理性了。
孩子小的时候其实是非常感性的,感性到什么程度?

不论对错也不论好坏,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黑和白。

比如你给孩子一块糖吃,孩子就觉得你是个好人,你把糖从孩子的手里面夺走,孩子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坏人,对于孩子来说你的好与坏,你的优与劣,你的得与失只存在于一块小小的糖上。

也正因如此,那个时候孩子对于父母是无限度的依赖,无限度的信任,孩子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因为父母对我好,所以我才应该怎样怎样。

孩子的思绪简单,对外能够组织出来的称呼也相对简单,一般以叠音词来表达自己的爱。

这个话题其实非常沉重,也非常的苛刻,咱们适当地讲一讲就行了,能理解的小伙伴自然而然就能理解了,孩子这个时候会说自己的母亲为妈妈,自己的父亲为爸爸。

而这样的称呼既显得可爱乖巧,同时也透露着父子母子父女母女之间的感情深度链接。

第3点,孩子本就应该成长为这样。
大家千万不要和我表姐的父母一样,当我表姐喊自己的母亲为妈,表姐的母亲就跟喝多的大狗熊一样四处乱撞,差点把表姐都给吓坏了。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生养孩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难不成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每天在自己面前,这一辈子的成绩也不过如此吗?好像仔细想一想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真正意义上生养孩子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而是让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我要访问: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