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简单网-简单阅读!
01
你有没有和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
“关注过程,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道理是没错。但在实践中有没有发现其中似乎存在着一些什么问题?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这样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只关注过程,忽视结果,真的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过程和结果,不是非A即B,非黑即白的关系。我认为,过程和结果同样需要兼顾,因为他们两者都很重要。
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过程和结果,如何引导,取决于孩子处于哪种状态下,以及我们在什么场合\阶段下应用它。
02
01 压力过大、举步维艰时需要更关注过程
压力和表现之间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过低或过高的压力,都阻碍获得成功。中等强度的压力,是达成优秀表现的合理区间。
如果孩子正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他往往难以行动。我们可以鼓励他多关注过程,这样做,可以引导孩子聚焦当下的每一个小行动,从每一点小推进中获得成就感,累积信心,积攒持续行动的力量。
先行动,再完美。在此刻尤为重要。
父母的状态和心态也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心态和行为表现。看到孩子在压力面前举步维艰,止步不前,父母有两种情绪状态:
1、心疼
2、着急
但我们往往表现出来的是以着急掩盖了心疼,我们将看到的过程和可能的结果关联起来,并无限放大这个关联,这加剧了我们的着急。不管我们是否有意隐藏这种情绪,孩子感受到的是我们的焦躁,这无疑让他原本就存在的压力雪上加霜。
处于这个阶段,我们和孩子都需要放下对结果的期待和强调,专注眼下,冷静分析,不让“结果”破坏孩子的节奏。
当这个阶段过去,孩子重塑了信心,我们可以再将“结果”请出来,作为我们继续行动的目标。
02 “假努力”时,向过程要结果
假努力,这个词似乎有些刺耳,否定了孩子付出的辛劳。但我们确实发现这样的情况常常存在:
孩子勤恳、努力,一刻也没停着,但学习的结果却不好,甚至很差。
如果孩子持续保持着勤奋、用功的学习状态,但是达不到中等水平,我们就需要重视,是不是学习方法有问题?或者在假努力?
假努力会让自己一直处于忙碌状态,但是也往往总会做自己最熟悉的,擅长的,遇到问题不愿意克服,选择绕着走。这种状态,看似累积了许多时间,但因为疏于思考,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
忙碌让孩子感到心安,也成了他们自我开脱的工具:
我在学啊,我在努力啊,我没歇着啊。结果不好,可不能怪我。
孩子在强调过程的勤奋,回避思考的懒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提醒孩子:
1、我们想要的目标是什么?
2、围绕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对过程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3、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达成目标?
向过程要结果,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付出负责。通过一个个结果的达成,孩子也能累积更多自信,进阶更高的平台。
03
精通、自主、目标是驱动力的基础。
——丹尼尔•平克
精通是指,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某件事。
自主意味着我们对这件事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
目标是指发自内心想要做某件事,动机是真实的,且明确的。
围绕以上三点中的目标(想要达成的结果),我们来思考我们在孩子的养育中可能有哪些误区。
很多父母说,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浑浑噩噩,每天不知道要干什么。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走在探索意义的路上,他们会问:我为什么要学习?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
因此,我们看到一些孩子混沌对待学习,甚至对待生活的过程。我们训斥,失望,但是如果我们复盘,可以发现作为父母,我们在和孩子就结果的引导上是存在误区的:
1、“结果”是模糊的概念,不明确(目标不明确)
当孩子遇到困难,我们常常会说:
没关系,你尽力就好。
你不要有压力,我们对你没有过高的要求。
再顽劣的孩子,也不会真的“没关系”。“没有过高的要求”是对我能力的否定吗?站在孩子的角度,这样说,其实这并不能缓解他们的压力。
如果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商量出明确的目标(想要达到的结果),孩子眼前的迷雾会渐趋明朗,他有了奔跑的方向,也有了行动的动力。
2、不敢要“结果”(提目标)
不敢要结果,本质是对自己、对孩子缺乏信心。不确定哪个结果是对的,是最合适的。
过高怕达不到,过低又觉得不甘心。因此在过程中左右摇摆,不够坚定。
没有永远的正确,只有当下的适合。先结合当下,商量出更适合孩子的可行性目标,然后在过程中再修正这个目标,比没有目标更能达成目标。
勇敢一点,果断一点,这也是我们在争取结果的过程中可以传递给孩子的。